在虚拟现实(VR)设备制造中,PI 膜作为柔性电路板(FPC)与散热组件的核心材料,其钻孔精度直接影响设备的信号稳定性、散热效率及使用寿命。某头部 VR 厂商(月产能 30 万台)曾面临传统加工良率低(65%)、效率慢(单台加工 6 小时)的难题,通过引入我司全自动激光钻孔机生产线,实现关键性能指标的跨越式提升。
单台设备需在 0.03mm 厚 PI 膜上加工 12 万 + 直径 15μm 微孔(孔间距 50μm),相当于在 1 元硬币表面刻 1000 个点;
传统机械钻孔因振动导致孔径偏差超 ±20μm,引发 FPC 断路(不良率 18%)。
PI 膜耐温阈值 260℃,传统 CO₂激光加工易导致边缘碳化(碳化层厚度>50μm),影响散热膜导热系数;
客户实测:碳化区域会使设备运行温度升高 8℃,导致用户眩晕感加剧。
原设备每运行 4 小时需停机校准(耗时 30 分钟),月均产能仅 15 万台,无法满足旺季订单需求。
① 飞秒激光冷加工系统
500fs 超短脉冲(能量密度<1J/cm²),热影响区≤5μm,较紫外激光降低 30% 热损伤;
实测:加工后 PI 膜表面温升<10℃,完全避免碳化问题,经 SGS 检测,散热膜导热率保持率达 98%。
② AI 视觉定位补偿系统
双 12MP 工业相机实时扫描(精度 ±1μm),结合深度学习算法自动修正材料形变(最大补偿量 ±50μm);
客户应用数据:孔位偏差从 ±20μm 降至 ±3μm,FPC 信号传输延迟降低 25%,画面卡顿率从 5% 降至 0.3%。
③ 全闭环温控激光头
内置帕尔贴温控模块(精度 ±0.1℃),确保连续加工 24 小时功率波动<1%;
对比测试:传统设备 8 小时后功率衰减 15%,而我司设备连续运行 72 小时无衰减,稳定性提升 3 倍。
指标 |
传统设备 |
我司激光钻孔机 |
提升幅度 |
单台加工时间 |
6 小时 15 分钟 |
35 分钟 |
91% |
综合良率 |
65% |
98.7% |
52% |
月产能 |
15 万台 |
60 万台 |
300% |
数据来源:某 VR 厂商 2024 年 Q3 生产报告
散热效率:钻孔密度从 300 孔 /cm² 提升至 600 孔 /cm²,设备最高温度从 45℃降至 32℃,续航时间延长 20%;
信号稳定性:孔径一致性提升后,蓝牙断连频率从每小时 3 次降至每月 1 次;
使用寿命:耐弯折测试从 8000 次提升至 25000 次(远超行业标准 10000 次)。
前端:自动上料机(支持卷对卷 / 片料切换,兼容 10-300mm 宽度材料);
中端:双工位激光钻孔机(钻孔 + AOI 检测同步进行,效率提升 50%);
后端:收料分切系统(精度 ±0.1mm,支持定制化分切规格)。
作为《柔性电子激光加工技术规范》主要起草单位,我们可提供:
符合 IPC-2223 标准的微孔加工方案;
适配 OQPSK 信号传输的孔位分布优化建议;
欧盟 CE、美国 FDA 等国际认证所需的加工数据支持。
除主流 VR 品牌外,我们的设备已成功应用于:
AR 眼镜:在 0.02mm 超薄 PI 膜上加工 8μm 微孔(良率 97.3%),助力某品牌实现眼镜厚度<15mm;
元宇宙触觉手套:加工柔性压力传感器的 PI 膜导气孔(孔径 30μm,孔深一致性 ±2%),触感延迟降低至 10ms;
脑机接口设备:完成 0.01mm PI 膜的纳米级钻孔(孔径 5μm),为神经信号采集芯片提供关键支撑。
如果您正在寻找高精度、高稳定性的VR 设备 PI 膜钻孔解决方案,欢迎联系我们:
▶ 拨打18998935094,获取《VR 行业激光加工白皮书》
▶ 联系我们即可申请免费打样(3 个工作日出检测报告)
▶ 预约工厂参观,实地考察设备加工过程及客户产线运行情况
作为国内少数具备 VR 全制程加工能力的激光钻孔机厂家,我们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,助力客户在消费电子高端市场抢占先机!